2009/01/30

[2009-01-30][Kinmen_Day_5]

初五
最後一天可以拍照...隔天早上回台北...準備上班

社會福利館附近






一門三節坊
立於瓊林西郊的古官道上..為道光十一年(1831年)旌表瓊林蔡仲環妻陳氏..次子尚聞妻陳氏..三子蔡尚神妻黃氏婆媳三人節孝所立..已有一百六十餘年的歷史


瓊林古厝








戰鬥坑道
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炮戰後....組成民防自衛隊..瓊林於六十五年興建四通八達之地下坑道










古寧頭
民國三十八年發生古寧頭大戰






北山古洋樓
古寧頭戰役期間..國共在北山、林厝-帶展開激烈巷戰..這棟中西合璧式的洋樓剛好位處路口要衝..當時曾淪為流竄共軍的指揮所..所以北山古洋樓又稱共軍指揮所






威振第
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..
李光顯是清嘉慶年間緝討海賊蔡牽的勇將之一..官累至廣東水師提督..兩廣總督阮元親題“海邦著績”匾額相贈..他的故居又稱為“提督衙”..為國家三級古跡










李增田昆仲洋樓
此宅為李氏居所..堂號為隴西衍派..建築年代在1949年










莒光樓
民國41年由名建築師沈學海所設計...仿古代麒麟閣三層式建築










珠山聚落






古崗樓
建於民國五十三年..樓旁有一座半人工、半天然的湖泊..稱為古崗湖








漢影雲根
明監國魯王朱以海(1618-1662年)所題..魯王於永曆七年(1653年)至十六年(1662年)..兩度寓居金門..後薨於島上
「漢影雲根」四字...意為魯王思念江山故國...而追隨的明朝遺臣諸葛倬、吳兆煒、鄭纘祖、鄭纘緒等人..在其下刻字記述此一過程












金門城 東門
明洪武年間..西元一三八七年..江夏侯周德興建金門千戶所城..靠山面水的地理龍脈..扼守泉漳的門戶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..固有金門之稱












虛江嘯臥
俞大猷(1503~1580年),字志輔,號虛江,晉江人,明代抗倭名將,與戚繼光齊名,世有「繼光如虎,大猷如龍」的美稱。俞氏於嘉靖十四年(1535年)由武進士除千戶,守禦金門。「虛江嘯臥」碑偈,位於金門城南磬山海濱摩崖。當時俞大猷嘗與地方紳耆黃偉、許福、顏揚等人,或僚屬常登臨城南「南磐山」石崖上休憩,觀覽海景,故在此題「虛江嘯臥」以明志


文台寶塔
建於明洪武20年間(1387年)為明朝江夏侯周德興奉命抵禦倭寇屯戍浯洲(今金門)時..
建造了三座寶塔...文臺寶塔便是三塔中碩果僅存的一座...另兩塔為太武山的倒影塔..矛山的矛山塔


旁邊有賣不錯吃的茶葉蛋








金門城北門


北門外的明遺老街












金門城西門




遠眺水頭港




水頭聚落
金水國小
民國10年..重視教育的水頭黃氏宗族..向印尼僑商募款建校..1927年乃由商會委由僑商黃獻亮返回水頭主持建校事宜..1932年建成..定名為「金水小學」




















得月樓
水頭黃氏長房五樹派下十九世的黃輝煌於一九三一年所建...
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來參觀..當年還是個殘破的洋樓..到今天已經脫胎換骨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金門隨處可見的防空洞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往茅山塔






















我家門前有大海...從家裡到海邊走路3分鐘...運氣好剛好有日落




















太陽下山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天空的微笑




The others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hillbatisalbum11/20090130_Kinmen_Day5